近日,以“茉莉花开·香约横州”为主题的广西横州市2025年茉莉开采季活动在中华茉莉园举行。
横州有着“世界茉莉花都”“中国茉莉花之乡”的美誉,这里茉莉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%以上。
近年来,依托享誉世界的茉莉花规模优势和文化优势,横州以“富民、强市、活企、兴文化、美生态”为发展脉络,高位推动茉莉花产业融合发展。
茉莉飘香 小花朵“筑”起大产业
眼下,走进横州的茉莉花田,绿意盎然,花香弥漫,花农们穿梭在连绵的花垄间,指尖翻飞,娴熟地摘下饱满的花苞,勾勒出一幅采花丰收新景图。

一位花农在采摘茉莉花。(黄月芬 摄) 每年4月至10月底是茉莉花集中采摘期。“我们一大早就开始采摘,下午三点半后陆续将花运到交易市场进行销售。”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花农蔡万洪介绍说。
下午三点半后,横州收花市场开始热闹起来,花农们手提鲜花前来交易,收购商们忙着过秤、算账、付钱、打包,一气呵成。

收购商将收购的茉莉花堆放在一起。(黄月芬 摄) 开采季活动当天,蔡万洪早早来到位于石井村的中国·茉莉小镇茉莉花交易市场进行交易。“去年我种了25亩,看到茉莉花行情非常好,今年增种至65亩,今年对茉莉花的市场也十分有信心。”蔡万洪说。
近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茶企入驻横州,茉莉花产业不断跨界融合发展,茉莉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,种植户扩种需求更是旺盛。
“我种有四亩茉莉花,一年收入有15万左右。”石井村花农雷水平说,“现在企业在这里,产业在这里,市场在这里,作为一个花农,我最大的感受是茉莉花的花价高且稳定,茉莉花成为致富的幸福花。”
2024年,横州市茉莉花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,鲜花产量达11万吨,鲜花均价达50元/公斤,鲜花产值高达55亿元,带动34万花农增收致富;茉莉花茶加工量超9万吨,加工产值超100亿元,茉莉花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80亿元。
多元发展 新产业“融”活新经济
近年来,横州不断壮大茉莉花“1+9”产业集群,初步形成“茉莉花+花茶、盆栽、食品、旅游、用品、餐饮、药用、体育、康养”产业带,交出多元发展“新答卷”。

中国·茉莉小镇茉莉花交易市场热闹非凡。(雷琦竣 摄) “我们公司依托横州市茉莉花产业优势,以‘公司+基地+农户’模式,在横州市建设有3140亩茉莉花种植基地和3600亩茶园基地,年产能超过8000吨。”南方茶厂总经理谢宏华介绍。
谢宏华长期在企业一线工作,熟练掌握茉莉花茶、黑茶、红茶、绿茶等制作技艺。在他的带领下,企业获多项专利及广西科技进步奖,同时带动超过2000户农户发展种植茶叶或茉莉花茶,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。
“我将不断探索制茶技术,持续开发新工艺、新产品,推动横州茶走出广西、走向世界。”谢宏华说。
截至目前,横州市共有花茶企业150多家,其中加工精油、浸膏等精深加工企业18家,规上企业63家。产品在内销方面,北京、天津、武汉、广州、郑州、西安等地销量逐步上升;在外销方面,主要销往日本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等国家。

一家奶茶店展示的茉莉花茶叶。(黄月芬 摄) 尝一个香甜的茉莉粽子,喝一杯香醇的茉莉花奶茶,体验亲手窨制茉莉花茶……位于石井村旁的茉莉极萃园,创新探索“前店后厂”模式,实现茉莉花旅游与产品生产销售的融合。
茉莉极萃园是横州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点项目,也是构建茉莉花“1+9”产业带的重要抓手。园区以加快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向精深化、产业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培育了一批茉莉花(茶)精深加工企业。
“现在我们有6个加工厂,根据市场需求,每个工厂研发不一样的茉莉延伸产品,包括横州茉莉花茶、奶茶原料基底和茉莉花精油、纯露等。”一家企业负责人覃霞说。
随着新式茶饮的蓬勃发展,以茉莉花茶为基底的新式饮料、新式奶茶,凭借其清新口感,成为年轻消费者的“心头好”,也为横州茉莉花茶原料开辟了全新赛道。
随着新一季开采季的到来,覃霞一边计划扩开奶茶门店,一边投入到新式茶饮的生产工作中。“在新式茶饮方面,我们是一些头部品牌的供应商,现在正处于投产关键期,我们将优化生产线,加大力度生产奶茶原料基底。”覃霞说。
兴一个产业,富一方百姓。2024年,“横县茉莉花(茶)”区域公共品牌综合品牌价值224.13亿元,连续领跑广西最具价值农产品品牌。
AI赋能 新技术“智”造新图景
AI智能机器人穿梭在花田采摘茉莉花,无人机高效接力,将采摘下来的茉莉花运送至花市交易,再将交易后的茉莉花运送至茶企生产车间,在第二代“茉莉花不落地生产线”上,开始窨制花茶……开采季活动现场,一项项“硬核”科技亮相,从花田到市场,从市场到车间,全方位展现横州茉莉花产业的智慧革新。其中,在花田间来回移动的AI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。

AI智能机器人在花田采摘茉莉花。 (黄月芬 摄) “横州市这几年在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目前茉莉智能采摘机器人在测试阶段,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技术团队对初代模型进行优化,不断提升采摘效率。”横州市茉莉花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永晶介绍。
近年来,横州市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,增强利用AI技术能力,实现了种植、加工全链条数字化。

“茉莉花不落地生产线”投入生产。(黄月芬 摄) 在一家茉莉花企业车间,大规模工业化不落地窨制生产线正为新一季采摘的茉莉花进行生产。
在以往传统的茉莉花茶加工过程中,很多环节往往直接在地面上进行,这不仅不符合清洁化生产的要求,还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隐患。
而自动化窨制生产线的全程茶花不落地技术,从根本上解决了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地面污染问题,真正实现茉莉花茶的洁净化生产。
目前,该设备既能实现离地养花、筛花等基本工艺流程,还能实现自动翻花、花开度检测、温湿度控制等功能,大大提高了茉莉花的生产效率与产能。
创新智能技术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。近年来,横州还开展茉莉花生产数字化试点项目,通过建设茉莉花生产数字化设施种植基地、数字化标准种植基地、数字化大田种植监测基地等,实现对茉莉花生长全程实现数字化精准管理,进一步提高茉莉花的产量和质量。
横州市委副书记王治表示,横州市将依托世界茉莉花产业中心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茉莉小镇等重要平台,持续擦亮横州茉莉花这朵“金字招牌”,不断延伸茉莉花产业链,持续壮大茉莉花“1+9”产业集群,推动茉莉花“量”与“质”齐升,让茉莉花香飘得更“长”更“远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