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法治乡村建设,赋能乡村振兴,4月28日,洛阳市红十字会洛阳法律研究会由秘书长邹红英带队,洛阳法律研究会副会长吴长河、洛阳法律研究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欢欢、洛阳法律研究会普法志愿者骨干徐寒冰等参与组建的普法志愿团队,深入宜阳县三乡镇坡头村,开展“法治惠民·与法同行”主题宣传活动,为基层群众送上精准法律服务。

多维普法:让法律触手可及 活动现场,普法志愿者以“沉浸式”普法模式,在村文化广场设置法治宣传阵地。洛阳法律研究会副会长吴长河、洛阳法律研究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欢欢,洛阳法律研究会普法志愿者骨干成员徐寒冰等带领团队悬挂“法治护航乡村振兴”主题横幅,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。普法志愿者以《民法典农村实用手册》《土地权益保护指南》基础,针对农村高频发生的法律问题,结合土地流转纠纷、赡养责任划分、婚姻家庭权益、民间借贷等典型案例,以“大白话”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、《乡村振兴促进法》、《农村土地承包法》等法规,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实际问题。

互动答疑:破解群众“急难愁盼” “宅基地边界争议怎么维权?”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咋办?”活动特设法律咨询台,普法志愿者一对一解答50余人次群众提问。68岁的村民张大爷在咨询完土地承包问题后感慨:“以前遇事儿怕吃亏,现在知道法律‘撑腰杆’,心里踏实多了!”穿插其中的“法治知识有奖问答”环节,以“民法典知识抢答题”“乡村振兴法规快问快答”等形式,吸引百余名村民踊跃参与,现场气氛热烈。

多方联动:构建长效法治保障 三乡镇政府与坡头村村委会全程支持活动开展。村党支部书记表示:“普法既‘富脑袋’又‘强治理’,村民法治意识提升了,邻里纠纷少了,乡村治理更有底气。”洛阳法律研究会秘书长邹红英强调,此次活动是“人道博爱奉献”精神与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,未来将建立“定期下乡+线上答疑”双轨服务机制,联合司法、民政等部门打造“乡村法治服务圈”,让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护航员”。
据悉,本次活动覆盖村民超300人次,有效打通法律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。下一步,洛阳红十字会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,推动法治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,助力绘就“治理有效”的乡村振兴新画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