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媒体、假记者侵害群众利益,危害媒体形象。不久前,江西赣州会昌警方辗转湘粤川赣四省二十余地市,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假冒“央视编导”诈骗系列案件,随着“假编导”蔡某全的落网,警方揭开了其行骗内幕。 犯罪嫌疑人蔡某全落网后,面对警方的讯问和大量的证据,自知无法隐瞒过关,遂供述了自己招募技术人员,购买假冒证件,而后利用假冒的“央视编导”身份,进行诈骗敛财的犯罪事实。 据蔡某全供述,为了让客户不起疑心,他请人私刻了5枚央视各栏目的“公章”,在网上搜来合同书进行涂改,从市场上买来话筒,又叫人制作了假的CCTV标识的台标套在话筒上,还制作了几个栏目的“工作证”,所有的“费尽心思”,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符合“央视编导”的形象。 据警方调查,蔡某全大学毕业后,曾在某地方媒体的下属公司做过临聘人员,几年下来对媒体采访的模式流程比较熟悉。被解聘后,蔡某全便动起假冒央视记者敛财的歪心思,遂买来各种采访需要的道具,租赁并布置好办公地点……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包装之后,蔡某全就成为了一名“央视编导”。 随后,他大胆往来于湘粤川赣四省多地,瞅准县城小众生活的美食、美景,设法找到当地特色美食店主、景区老板、大小企业主等,以“央视资深编导”身份夸夸其谈,极力鼓吹自己的能力。在与客户谈拢价格、签订假合同后,蔡某全就指挥聘用人员进行采访拍摄活动,范围涉及各地美食、景点以及酒类等。在制作好相关文章、视频后,再挂上伪造的CCTV标识,在各类小众媒体、网站等平台上发布。当每一单“生意”做完之后,他就凭借这些制作的图文、视频的链接、截图等,向客户索要费用。 警方经过侦查,自2017年起至2024年1月,蔡某全带领团队假冒“央视编导”进行采访诈骗活动,涉案近二十起,非法获利价值十万余元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蔡某全已被移送起诉,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。(总台记者 谢元森 曹子啸 央视网记者 熊赳赳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20 Discuz Team. ( 京ICP备2024065776号-1 )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九号法官之家,电话:13810006559,fztdwldst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