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 适逢世界环境日,江苏南京浦口区融媒体中心走进桥林街道“春江十里”风光带,展现浦口的生态蝶变。 打响岸线整治攻坚战 “十里造船带”曾经带动了地方经济,高峰时期集聚了近50家船舶修造和物流企业。但沿江厂棚、塔吊和传送带林立的背后,是生态功能的严重退化。 2017年底,浦口区委区政府成立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,淘汰落后产能、修复岸线生态。岸线整治累计总投入约24亿元,整治违法违规项目47项,其中拆除船厂、养殖场等38项,拆除建筑物约13万平方米,复绿面积约170万平方米,恢复生态岸线约11公里,截至2020年底全部完成整治。 “微笑精灵”见证岸线巨变 整治前长江岸线厂棚林立、机器轰鸣,居民一度“滨江不见水、邻水不亲水”。整治后的长江岸线杉树挺拔林立,柳树随风飘扬,乌桕点缀其中,有效改善了沿江生态环境,长江焕发了绿色新颜。 随着“十里造船带”的蝶变,长江水生态“风向标”江豚回来了。大胜关长江大桥水域,“微笑精灵”从此前的20多头,上升至50头左右,江豚保护区年均观测到的记录达2000头(次)。 桥林街道周营村 绿色发展 风景变“钱景” 保护长江母亲河,岸线整治是“上半场”,做好绿色转型是“后半篇文章”。 全区累计投入约3亿元,实施“十里造船带”长江岸线复绿、乡村精品线路长江线建设等工程,深度挖掘“草圣书乡”“乌江古战场”“张籍读书台”等历史文脉资源,优化布局舟营公园、东龙山郊野公园、驷马河公园,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“春江十里”。 而这条长江线也让周围的村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更给民众生活带来新的改变。 桥林街道周营村江豚墙绘 船厂变成绿地,“锈带”变“秀带”,在桥林街道周营村以“江豚”为主题的墙绘成为村中一景。村庄将休闲农业作为重要发展方向,创新提出“菜园认养+亲子研学”农业项目。家庭旅游的发展也帮助其开辟江畔露营等业态,进一步拓宽周边农产品销售渠道。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,近千名市民来到“春江十里”观看、参加“2023生态桥林长三角户外运动节”。桥林街道深入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实现“好风景”与“绿经济”比翼齐飞。 构建岸线管理长效机制 长江保护是一场攻坚战,更是一场持久战,守护美丽长江岸线,仍需久久为功。实行长江浦口段河道“段格化”管理,形成“全面覆盖、层层履职、段格到底、人员入格、责任定格”的巡查网格体系,通过岸线巡查管理,防止非法占用长江岸线回潮,强化长江岸线开发利用项目动态监管,构建起长江岸线的长效管护机制。 从“十里造船带”到“春江十里”风光带,提升的不仅是长江岸线的风貌,更打造出浦口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宜居、宜业、宜民的新生态环境。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20 Discuz Team. ( 京ICP备2024065776号-1 )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九号法官之家,电话:13810006559,fztdwldst@163.com